观察事物本质的重要性。
本文共计6053字,学习观察事物的本质。
这是智远的第053篇成长笔记的分享。
老哥,你看:“这小弟弟,94年的,做自媒体进入福布斯前30名了”,真厉害,我怎么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呢?问题在哪?明年我也得好好努力了,这是L先生在春节前给我发的原话。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会有这样的情况,智远经常遇到,大概情况是这样:我们总会觉得同龄人比我们厉害,甚至于他们比自己活的通透,懂的东西更多,或者在很年轻的年龄就能做到高级管理者的职位,年纪轻轻就月入10万+的收入,而自己怎么就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呢?
甚至有的时候都在深度怀疑自己的能力,智商,情商,为什么别人能轻轻松松挣钱,而自己就要非常苦累的奋斗,结果不同就算了,问题是差距在哪里?
这样的问题我经常思考,也会有夜不能寐的情况,后来遇到一个比我成熟的职场贵人,解决了多年的疑问,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多数比你厉害的人,他们都善于观察,并掌握事物的规律,研究本质的东西”。
花一分钟看清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起事物本质的人,注定的命运也是截然不同。
这句话让我瞬间有了“通透”“觉悟”“开天眼的感觉”一并送给读者朋友。人生的四个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知道,或许差距就在这里。
假设你能知道未来5年的样子
或许就清晰的认知到当下自己应该做什么努力。
我到底要不要读MBA的问题:
今天一个朋友L女士和我发信息,道一声:“新年快乐”,然后阐述了自己一年的折腾和奋斗,说年底跳槽了,去了另一家上市公司,工资也涨了,我为她感到高兴。
但是她遇到了一个纠结的问题,她说:“智远,我今年27岁,我是大专二本毕业,我要不要读一个MBA”,这件事情我犹豫了很久。我给她的回答是:“假设你认为有价值,就可以进行选择去做”,其实我也在经历这样的阶段,但是MBA也是一笔不小的投资,自己要切合当下的年龄,职业发展轨迹进行综合的权衡。
很多人都会遇到这种问题,认为我到了一定的年龄,有没有必要再去提升学历的问题,智远是这么看这件事情:
在我们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
一路就好比升级打怪,
如果自己已经快到了最后BOSS阶段(做高管的时候),
智远认为有必要去提升下自己的段位
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另一方面将自己的所学,进行一并的整理成系统化。
那么如果还没有到达那么高的段位,假设自己已经在工作中了,目前处于基层,中层岗,其实是没必要的(个人的观点)。
为什么呢?因为当下需要做的是把“业务做扎实”,智远认为,MBA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在职研,也就是所谓的“外界办的商学院”,第二种是“全职类”,这种在学信网可以查到学历。
先两者的区别在于:
全职类MBA自己需要
投入时间,精力,乃至金钱成本
而且还需要放弃“工作”,因为需要全职在学校。
非全职类MBA自己需要投入
金钱,部分时间成本,精力,
可以不放弃“工作”,因为不需要全职在学校。
这是两者本质的区别,有人可能认为,这和我做一个中层岗,甚至基层岗,读MBA有什么交叉的呢?
能做一个中层,乃至基层岗的人,多半是工作3-5年之间的人,个人看“职业发展”,“职业规划”,“行业变化”,甚至还没有那么通透,觉悟也可能没有那么高,那么看到的认知高度也是不同的。
而商学院,多半面对的是“高端人才”聚集的地方,对于30岁以上,工作8年以上,对自己职业规划清晰,行业趋势有所判断,在未来想创业的人,才去学习的地方,本质是“圈层”和“交流”。
假设自己的“段位”,还没有到达更高的“水平”,其实去了后,也是没有太大帮助,因为在里面你会发现有个痛点:
1.交流的话题
2.看到的认知高度
3.人群经验的底蕴匹配度
这三个方面就可以分分钟虐的很惨,惨的是“认知高度不同”,交流不到一起,最后发现,读了后没有太大帮助,这也是“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智远不建议去读MBA的条件。
那么这个阶段应该做什么最为合适:
我的一位长者朋友用一句话总结告诉我就是,“提高个人价值”,“先把一个职业,甚至于一个行业吃透”,如果自己还做不到这一方面,去社交,去做外界高层圈子的交流是没有太大必要的,因为没有价值。
就像我的这位L女士朋友,她目前还处于“高级培训师”的职位,显然还属于中层,当下应该做的是把自己的业务技能熟练,培养自己的专业度,并且在一个行业深耕3-5年,看到行业的发展,在进行升级圈子,深造,显然是最合适的。
如果知道自己5年后的目标是做高级管理者
当下应该做的就是打造并塑造自己
待自己有足够的实力的时候
去做“学历和圈层”的成长并线
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凡事急不得,往往我们认为“有一个高学历,就可以拿到一份高工资”,其实本质并不是这样,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体制化也经过了改革取消,以后都将变成合同制,讲究的是“个人价值与能力”。
如果能力达不到,学历再高,也只是块“废铁”。
如果学历够,能力不够,“企业多半愿意培养”,但是“也只是培养年轻人”,而不愿意培养“中年人”,所以,对于中年人的成长,“齐头并进,双驱动成长很重要”。
智远给L女士的建议在这里也一并送给读者:
假设你能知道未来5年到达的地方在哪里,那么现在就去种下这个小树苗,待它生根发芽,结出果实,腰围粗壮的时候,不妨在给它施些“学识,MBA”方面的材料,或许他能够长的更粗壮。
我俩一起来到这个公司
做的工作也是一样,为什么他比我成长的更快。
M先生的故事:
M先生是我的一个前同事,他和H先生是同一个岗位,在公司同样是做“用户运营”“社群运营”,但是工作了半年,L先生便有了质的飞跃,升级成为了总监,M先生还是停留在经理级。
有一天,M先生找到我谈升职的问题,“凭什么L先生来了半年,他就可以升职,领导你没有提拔我,可以不可以告诉我下原因,我也可以改正”,我看到M先生的态度非常好,而且他学习的欲望比较高,那天下班我们就约了个饭,我把语言说给了他听,在这里一并分享给你。
我说:并不是你努力就可以升职
你没有找到底层的学习逻辑。
同是你俩在工作,你是在完成任务
而L先生是在找背后的“方法论”。
并且他可以将“方法论”加以创新运用到工作中
而且还会不定期的“分享给团队”
这就是“不同所在”。
其实表面看似你们两个都在工作,别人在用“脑”真正的工作,而你只是保证了我对你的要求“完成任务”,在工作层面是没有问题,但是在“本质”层面,他是在不断地进步,而你只是做重复的工作。
要知道,你们同一个年龄,这就是差距,L先生这么努力半年,其实顶的上你M先生一年的低勤奋的奋斗了,在加上他愿意主动分享给别人,自然自己的人脉关系也就好,也收获了人脉,你其实平时也在和同事打交道,但是你收获人脉的方式不一样,你是在“搞关系”,L先生是真正的在帮助别人。
时间久了,同事之间的信服力也就慢慢提升,因为可以真正意义的帮助同事成长,你觉得他该不该成为Leader?
在职场当中,要知道,有些人的成长是停留在表层,有些人的成长善于调动大脑的深度思考,这部分人善于观察环节甚至于模块的底层逻辑,花一分钟看清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起事物本质的人,注定的命运也是截然不同,成长的速度也是完全不同。
多数人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而高手的学习是“学习背后的思考方式”。
什么是方法论:
最简单的解答方式是:针对于不同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有效的办法形成的一套简单的处理方式。
那么何为创造方法论:
在别人的方法之上,或者“套路”“模型”上面加以创新,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实战观点,最后成为自己的东西,这样统称之为“创造方法论”。
假如用“社群运营”做例子,那么方法论就是一些运营手段,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去激活社群的活跃。
比如:在社群中发红包,让用户分享,给用户授权荣誉等,这些都是方法论。而这些方法论多半都是别人已经测试或者在经验总结中,得出的“方法”。
我们的学习,多半就是学习这些方法。这些手段,只能带来短期的问题解决方案,但是如果从根本“本质”上,是对提升没有太大的帮助。
智远认为“套路”“手段”这些学习并没有太大本质意义,而且“套路”是学不完的。真正的高手学习的是“事情的本质”,花心思去研究“套路”“模型”背后的思维方式,有效的学习,应该学习这些思考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看到市场上多数“课程”,“培训班”,内容都是以3天2夜,多节,多模块这样的方法论方式呈现,永远学不完,那么为什么还要学习,因为当下渴望快速解决问题。
很多人报名学习,只是学习了老师教给同学的“套路”“知识”,而那些懂得深度思考的人,他们不仅仅学习到了课程上面的方法论,他们还会深度研究老师为什么要这么讲,课程体系为什么要这么设定,中间的思维模型,思维逻辑有哪些等。
那么试想一下:
两名同事同时报名去参加这样的培训班,前者只掌握了老师教育的内容。
而后者除了掌握了老师教育的内容外还观察到了课程体系为什么要这么搭建,这样搭建的目的是什么,核心元素有哪些,为什么要这么做等。
与前者相比,掌握的课程的方法论虽然直接拿到工作中可以使用,但是本质的基本的确是渺小的,而后者相比,掌握方法论之后,还研究了底层的逻辑,“当方法论失效以后”,那么思维依然可以使用。
创造方法论的基础是基于别人的“旧思维观点”“旧知识体系之上”,加上自己总结的经验观点,总结出来的知识体系。
这样看来,两名同事的成长速度也是截然不同的,比起只学习方法论,观察事物的本质,学习思维方式,创造方法论才是进步最快的方式。
你的一生,一定要学习这种能力
“就是观察事物的本质”。
在上面我列举的列子当中,不管是年轻有为,还是掌握方法论,还是创新方法论,甚至于“为什么他比我成长的快”,智远认为都离不开的一种能力就是:“观察事物的本质”。
现在的多数人都认同多读书是一件好事情,如果一个人经常读书,那么他一定很有智慧,然而事实是这样的么?诚然不是,为什么呢,你会发现不同的人花一样的时间,收获会完全的不一样。
有的人的读书是因为他在消磨自己的时间,觉得无聊。
有的人的读书觉得很有意思,
读书对于他来说就和看电视剧一样,读完之后基本就忘记了。
还有的人他不经常读书,但是他只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才开始读书,
当他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自己已经对一本书所表达的内容了如指掌了。
还有的人读书是带着目的性去读书,自己知道稀缺哪里,需要补充哪里。
那么很多朋友就会有所疑惑,这和观察事物的本质的重要性有什么样的连接呢?
智远认为,带有目标的努力和跟盲目努力的人得到的结果必然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是不“盲目”跟风,知道自己想要的本质是什么一个道理。
在我们曾经的学习中,总能看到一些同学他是带着目的的学习,所以很清楚地知道整本书的重难点是哪些章节,重点的知识是哪些方面,在他拿到这本教材的时候,自己已经在心里有了谱。
然后在平时的学习中,他似乎和自己一样的听课认真学习,因为有些简单的知识点他都已经学会了,所以在老师讲授的是他是不怎么听课的,在你眼里他可能就在玩耍,但是当老师讲到重点的时候,他就会打起精神来听课,积极回答老师所提问的问题,从而掌握这节课的内容。
在平时的考试中也是,这种人善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私下把整个学期的知识串联起来,从而在自己的大脑中有一个清晰的知识图谱,他自然也就成为学霸了。
不仅仅是在学校中是这样,在踏入社会之后,你也能发现那些厉害的人总能够扎住问题,事情的核心,自己所有的问题似乎到了他那里都不是问题。
我曾经有一个朋友,他跟我说他认识的一个女高管曾经在国外留学读研究生,后来在国外的金融圈又摸爬滚打了好多年。
拿到了学位后回国,进入教育行业,毕业后,他在这个高管的手下做事情,到现在为止,在他认识的人当中,从来没有一个人的智商能够超过她,更没有她超强的判断和观察能力。
当自己坐在她面前的时候,自己就好像一个透明人,她的一双眼睛好像是X光,能通过你的眼神和简单的动作,对你进行一个精准而且比较客观的判断。
他非常钦佩她的是,每次出现重大问题,当我们焦头烂额的时候,报上去,她看一下报告,问了几个关键的问题,就可以立马告诉他们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什么问题的发生,运用哪些方法论等。
很多人会说,我怎么才能学习观察事物的本质这种能力,那么智远今天大概总结的一下,有几个基础的方面可以分享:
1.研究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这门学科可能比较深奥,不太适合所有人去学习,智远建议分享给各位的是,凡事多想一步,多超前做一步,并不断的追问“为什么”,换句话来说,就是要学会“刨根问底儿”。
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学会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情,出现这种事情,我该如何有效的解决,甚至于问题为什么会造成,以及在解决过程当中,自己有没有可能设定A/B两套方案进行解决。
利用归纳法和演绎法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归纳法”,就是自己曾经遇到这类问题,以前是怎么解决的,现在有没有可能运用以前的方法论去创新解决新的问题,比如我经常做市场品牌,我就会思考,互联网电商的一些策略能不能用在教育行业,这就属于“归纳法”。
“演绎法”和归纳法恰恰相反,演绎法是通过问题根本定律,一步一步推演出一系列的推论,然后通过这个推论并思考有无可能运用到问题的解决方案中,在职场中多数人俗称“假设定律”。
2.别总是盯着问题看
遇到问题,自己要掌握足够的信息来精准的描述问题,这是第一步,但是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假设一直盯着问题去思考,是找不到完美的答案的,或者是只能找到治标不治本的方案。
这样就像是门被锁住了,钥匙不一定在门上是一个道理,自己总盯着钥匙孔是没有意义的,自己要到别处地方去找钥匙,那么去哪里寻找呢?
答案是:“寻找问题的产生点”。
比如本月期望值GMV目标是2000万,我们要思考这个目标是如何设定的,平均到30天,每天是多少,如果我要达到每天,是不是需要设定一些活动的方案?这些方案当中,有没有一些季节性的商品或者刺激用户消费的商品来助力目标的实现等。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5why的原则,通过问5个左右的为什么来寻找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或者目的,就可以使我们找到当前疑惑乃至问题的解决方式,学习利用,这些都是从“本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
观察事物本质并不是先看到现象,再去分析背后的本质,而是一个人先有了自己“本质方法论”,在套用这套方法论去看事物。
形成个人方法论的步骤大致为:学习别人的方法论,思考模式,复盘,优化成为自己的方法论,迭代,刻意练习,这几个步骤反复使用即可。
观察本质的前提是“确认问题”,365度寻找分析问题的角度,然后进行每一个细小模块的拆分,得出最后答案。
作者简介:
文:王智远 ID:201440
主持人媒体出身,曾担任上市公司品牌经理,C轮企业市场品牌总监,多篇观点文章投稿与钛媒体,亿邦动力,36氪等,业余爱好写公众号,头条号:王智远 微博@王智远同学_
▲ 长按关注“王智远”▲
-END-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起成为向上成长的人。觉得有价值,欢迎点个在看,一起成长,拥有向上的力量,分享给更多人,欢迎转发朋友圈。